2019/12/31
聊城新闻网讯(记者 孔祥雷 通讯员 张强 于海东)
入冬后的聊城位山湿地公园内,少了往日人群的嘈杂,却成为了摄影爱好者们的打卡地。12月3日下午,来自聊城市交警支队的摄影爱好者贾涛扛着沉甸甸的装备,顺着岸边寻找自己心仪的画面。“冬天人少,拍照不易受影响。等到临近傍晚,这里的颜色会格外丰富,拍出的照片特别有意境……”贾涛向记者介绍自己的拍照心得。
2016年,贾涛随朋友来到尚未动工的位山湿地公园,共同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片沉沙池的原貌。“大风一吹,黄沙漫天,‘打’得眼睛都睁不开。当时黄土能没过脚后跟,本地流传着‘每人一天二两土、白天不够晚上补’的说法。”贾涛说。如果不是亲身经历,他也不敢相信当年环境如此恶劣的沉沙池已经大变模样,他也庆幸自己成为了沉沙池从“遍地流沙”到“绿水青山”再到“金山银山”华丽转变的见证人之一。
聊城市水利局局长任永胜介绍,位山灌区引黄事业在造福广大群众的同时,也引入了大量泥沙,形成全国最大的沉沙池,占地面积3.5万亩、总泥沙量达3.6亿立方米。池区生态脆弱、流沙遍地、草木稀疏,严重影响了区内5个乡镇92个村近8.6万名群众的生产生活。为改变沉沙池区的落后面貌,聊城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创造性采取“政府政策性主导、社会多元化投资、产业市场化运作、突出水文化特色”的生态治理模式,兴水利、除沙害、造绿地、强产业、助民生,探索出一条生态改善与扶贫攻坚巧妙结合的新路子。
经过多次调研及论证,聊城市针对项目涉及乡镇多、面积大、土地性质不一的实际,坚持“一盘棋”统筹规划,编制完成《位山灌区沉沙池生态改善和旅游扶贫开发规划》《沉沙池湿地公园规划设计》,并在项目用地、资金支持、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。该市巧用融资平台,由聊城市财政局和水利局共同组建公司作为水利发展投融资平台,通过贷款、信托、融资租赁等方式,共筹集道路工程建设资金4.1亿元,完成60.3公里道路和26座生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。同时,推行市场化运作,市财政出资60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金,撬动社会资本2亿元组建项目投资建设和开发经营主体,吸引社会资本裕昌集团等实力公司参与项目开发,打造以位山湿地公园为中心的连片景区。自2018年营业以来,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100余万人。
消息来源:聊城市水利局网站
原文:不忘为民初心 办好民生实事——聊城市位山灌区沉沙池区旅游扶贫开发让旧日“风沙滩”变今朝“绿洲地”
山东水土保持学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案18014858号 免责声明